注册

咏史 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高适在仕途辉煌时,曾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诗名远播。一些优秀的边塞诗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高适的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少年时,相当落魄,其诗歌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这首诗则写于未入仕途之时。

咏史

唐代:高适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像须贾这样的小人尚且有赠送绨袍的举动,就更应该同情范雎的贫寒了。

现在的人不知道像范雎这样的天下治世贤才,把他当成普通人看待。

注释

尚有:尚且还有。绨 (tì)袍:用粗丝绸做成的长袍。

怜:同情。范叔:范雎,字叔。战国时期的范雎。由于须贾告状,他被毒打得几乎死去,后来逃到秦国当了宰相。须贾来秦,他特意以贫穷的面貌去相见,须贾送绨袍给他御寒,他感到须贾还有故人之情,就宽恕须贾。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天下士:天下豪杰之士。

犹作:还当作。布衣:指普通老百姓。

参考资料:

1、陶冶.千家诗故事: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0年01月第1版:第20页2、刘薇等.新世纪少年儿童知识文库 千家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第258页

评析

高适在仕途辉煌时,曾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诗名远播。一些优秀的边塞诗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高适的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少年时,相当落魄,其诗歌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这首诗则写于未入仕途之时。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这两句歌咏历史上范睢的一段故事。诗中的“尚有”,还有;“绨袍”,用一种比绸子厚实、粗糙的纺织品做成的袍子。“范叔”,指范睢。范睢字叔,故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范睢事魏大夫须贾,因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赐他金十金和牛酒。须贾怀疑范睢通齐,告诉魏相。魏相派人凌辱范睢,几欲置之死地。范睢装死得以逃到秦国,游说秦昭王获得成功,被拜为相,封于应(今河南省宝丰西南),称“应侯”。“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须贾知范睢已为秦相,前往谢罪,范睢没有处死他,说:“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放须贾回魏国。诗中的“寒”,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寒冷,而应有贫寒、穷困潦倒的意思;“尚有”与“应怜”相连接,说明须贾虽然曾得罪于范睢,差一点置范睢于死地,但他对故人还有一点同情、怜悯之心,这是非常可贵的。也就是这样的同情、怜悯之情,救了他的命。这说明,为人不可太势利,太刻薄,要宽容,要大度。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这两句写须贾并不知道范睢已贵为秦相,还把他当成平民看待。诗人在这里是在借题发挥,意在讽刺须贾徒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竟然把身为秦相,把天下所重的范睢看成是布衣寒士,实在可悲可叹。诗中的“天下士”,即国士,杰出的人才。“布衣”,代指平民。古时一般平民穿布衣。平心而论,这两句议论与须贾不识范睢为宰相相衔接,有些牵强附会。范睢被魏相羞辱、鞭挞后,世人都以为魂归地府了;须贾使齐,要拜见的是秦相张禄,不可能知道范睢改名换姓。范睢布衣往见须贾,装作一副穷酸相,没有人会把他与威风八面的秦相张禄联系在一起。因此,说须贾不识国士,不以国士待之,是有些强人所难;而须贾在那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留他吃饭,赠以衣服,应当说是做得不错的,说明他的人性没有完全泯灭,这与他当初向魏相报告范睢受齐人之金,范睢受到凌辱,奄奄一息,而他不加丝毫劝阻相比,不知要胜过多少倍。也正因为如此,范睢才留他性命,让他回国。但是,诗人是有感而发,向诗人这两句中所说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中比比皆是,诗人少年落魄,晚年才发迹,少年时虽然没有范睢那样的遭受奇耻大辱,但也没有少遭达官贵人的白眼和冷嘲热讽,没有人在他没有发迹的时候把他当作人才来看。因此诗人借范睢之事批判了这种糟蹋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间接地表明,自己要做一个“天下士”,要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让世人刮目相看。

这首诗叙事和议论结合,充满情感。诗人在诗中发古之幽情,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中几个连接词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上两句的“尚有”、“应怜”,写出须贾赠袍时的那种怜悯心态,并不以为范睢能够发迹,更没有看出范睢已经发迹,看出须贾只是一个平庸之人;下两句的“不知”、“犹作”,看上去是心平气和借事说事,而实际上是充满激情,对这种把人不当人看待的社会现象深恶痛绝,同时心高气傲,让世人为之瞻目。

高适:我的人生开了挂,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提起高适我们都知道他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上学的时候都背过他的诗。《别董大》诗中那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更是让人过目不忘。

盛唐诗人李白、王之涣等人因处于盛世,诗风大气开明,经常是游览各处名胜,且每到一处便题诗一处,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颇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意。但是高适与同时期诗人不同,既不歌咏大唐盛世,也不题诗名楼秀峰,反倒常写边塞的困苦。为什么呢?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就可以看出原因。

高适年轻时期一直居住在宋城(今河南商丘),曾游历关中、燕赵及荆楚之地。期间还曾进入过当地节度使幕府当谋士,后返回宋地务农。天宝八年(749年),为睢阳(记住这个地方)太守张九皋所荐举,任封丘尉一职。在任期间多次送病员至边塞地区。其著名的边塞诗人身份就是开始于这个时候。

后辞官前往长安居住,结识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并任职于军中,从此开始迎来大运。但此时的高适已经49岁了。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高适随同哥舒翰防守潼关。潼关被破之后高适趁乱逃离并追寻唐玄宗至成都。由于此时正是朝廷急于用人之际,高适在两年内连升数级,擢升为谏议大夫。同年十一月,永王璘谋反。十二月,以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璘。

值得一提的是,期间睢阳被围,高适因讨伐永王只得强忍悲愤掉头南进,待永王叛乱被平息后紧急救援睢阳。但是为时已晚,睢阳面对二十万大军的包围坚持奋战一年多,以付出城内八万军民性命的代价下歼灭叛军十二万之后还是被叛军攻陷。高适虽然是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但是常年居住在宋地,最初就是依靠睢阳太守的举荐才出仕的。所以睢阳就算是的家乡了,这次睢阳陷落对于高适来说一定冲击很大。我没有查到高适的家人下落,如果当时他们也住在城内恐怕对于高适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此之后战争局势迅速改变,朝廷迅速剿灭了这场终结了大唐盛世的巨大叛乱。高适之后历经宦海浮沉,先后任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后升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765年),六十二岁的高适安然结束了他这传奇的医生与世长辞。朝廷为表其功,赠其礼部尚书。

高适一生劳顿,年轻时就曾常年务农,后来从政也是任武职,常年奔波于边塞苦寒之地,因此甚至底层的苦。后来老来得运居然成了镇守一方的节度使,真可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人生简直开了挂。

高适与董大,最愁是离别

公元747年唐天宝六年,时任左拾遗兼监察御史的高适骑着军部专员配备的西域大宛马,在睢阳官道上一路狂奔,行人纷纷避让。

他在追逐什么?

如果唐朝有新媒体,高适的行为一定很快就上了头条。作为军旅作家又是边塞诗人,高适实在太出名了。

上一次他出风头是在公元741年,他和两位文坛巨星——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河南商丘的梁园举办了私人派对、诗歌专场,轰动了唐朝中期的文坛。

三大流派的巨头碰面,唐宋两代绝无仅有。

三人北涉燕赵,南去淮泗,往来齐鲁。畅快交流思想、切磋诗文、登临凭吊、挥毫赋诗。

时光挥霍后,高适迎来了离别:李白南下吴越,追寻古迹,再书灵感;杜甫北上洛阳。

两位大诗人问及高适的选择,后者笑着答:我参军了,随名将哥舒翰出兵西域。

三颗巨星就此分别。

长安有小报记者写了花边专栏,题目叫《高适心中的苦有谁知道》。明明是前方战事紧张,偏偏消息还传到军帐。有人递给高适,高适只是笑笑。

我心中苦?李杜为诗坛双子星,才华世间公认,望尘莫及,岂止我一人被遮盖。唯有苦练剑法,建功立业,方有机会追上。

高适选择了不同于一般诗人的歧路,丈量了自己与梦想的差距,审时度势,果断与文学挥泪而别。

在漫天的飞沙中,他沉下心来计算。自幼家贫,乞讨出生的他,赌不起更输不起。

他吟出了“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的诗句,微薄的能力改变不了唐朝中叶吏治腐败、藩镇割据的社会现实,某种意义上他在与理想主义话别。

十五场大小战役,高适披荆斩棘,唐朝边塞诗人斜杠青年还能带兵打仗,对手吐蕃人人侧目。

这段历史也蛮搞笑的,白天双方对骂、厮杀,晚上高层都在读诗。唐朝诗文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回程的路上,高适从左骁卫兵曹火线升职。

高适心中依然是空落落的。他的名望始终比不上李杜。

公元747年,是人生的第二次离别。

他又要送走一位友人,唐朝著名琴师董庭兰。

董者出身音乐世家,众兄弟中排名第一,也称董大。

擅七弦琴,是当时古乐派的代表。唐朝诗歌以音韵合辙,通诗歌者多通音律,一时为社会精英阶层流行。

皇室喜欢胡乐,而高适偏重古典音乐,与董先生交好。董先生一直要走,为了高适已经在淮南一再停留。到了深秋,无论如何要走了,留下一封信,还赠高适官钱,飘然而去。

高适早晨醒来,知悉消息,还是内疚,骑马追到睢阳界。

在驿站的门口,终于赶上了董先生。

高适深深作揖,先生,这就要走了?

董庭兰席地而坐,你我终有一别,在下为高御史再奏一曲。

高适一听,这首却是胡乐,正是西北各军流传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高适流泪了,人生的春风,何时渡我?

董庭兰最终还是走了,身影消失在淮水南岸。

太阳西下,最后一丝辉光消失在水平线。北风吹起,群雁鸣叫着南飞。

秋冬之际,天气易变,转眼下雪了。

部下递上大氅,高适披在身上,风卷战袍,猎猎有声。手握在剑柄上,高适才感受到安全感。

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

高适已经送走太多人。今天,又一个朋友离开了他。

鬓角已有白发,哥舒翰将军应该也上年岁了,将军百战死,我的路又在何方。

正要离去,他有了灵感,高喊着,董大,我再送你一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黄云遮蔽太阳,太阳光虽强烈,也不能维持许久。

雁鸣声声,漫天飞雪,雁群南飞,我只能孤单北望。

我的知己已失,下一个友人在哪里?

在这里,在那里,在全天下。

高适和董庭兰逐渐变成了天地间的一个小黑点,湮没于历史中。

痛苦的离别之意,让“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话获得永久的生命。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8/10735.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