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同崔邠登鹳雀楼 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此诗开头四句由傍晚登临纵目所见,引起对历史及现实的感慨。人们在登高临远的时候,面对寥廓江天,往往会勾起对时间长河的联想,从而产生古今茫茫之感。这首诗写登楼对景,开篇便写河中百尺危樯,与“蜂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王昌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等写法异曲同工。以“高标出苍穹”(杜甫)的景物,形成一种居高临下、先声夺人之感,起得气势不凡。

同崔邠登鹳雀楼

唐代: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桅樯,汀洲上高耸入云的树木一片茫茫。

汉家乐奏犹如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

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

战乱中更激起思念家乡的情感,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注释

同:犹“和”,酬和。崔邠(bīn):唐代诗人。字处仁,清河武城人。鹳(guàn)雀楼:唐代河中府的名胜。北周宇文护所建,楼高三层,原在山西蒲州府西南(今永济县),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因鹳雀常栖息其上而得名。后为河水冲没。

西:一作“南”,一作“前”。

汀洲:水中小洲。

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

千年:极言时间久远。

魏国山河:指大好河山。

为:一作“知”。

风烟:一作“风尘”。起:一作“是”。思归:一作“思乡”。

远目:远望。

赏析

此诗开头四句由傍晚登临纵目所见,引起对历史及现实的感慨。人们在登高临远的时候,面对寥廓江天,往往会勾起对时间长河的联想,从而产生古今茫茫之感。这首诗写登楼对景,开篇便写河中百尺危樯,与“蜂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王昌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等写法异曲同工。以“高标出苍穹”(杜甫)的景物,形成一种居高临下、先声夺人之感,起得气势不凡。此句写站得高,下句则写看得远:“汀洲云树共茫茫。”苍茫大地遂引起登览者“谁主沉浮”之叹。遥想汉武帝刘彻“行幸河东,祀后土”,曾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之句。(《汉武故事》)所祭后土祠在汾阴县,唐代即属河中府。上溯到更远的战国,河中府属魏国地界,靠近魏都安邑。诗人面对汀洲云树,夕阳流水,怀古之幽情如洪波涌起。“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一联,将黄昏落日景色和遐想沉思溶铸一体,精警含蓄。李益生经战乱,时逢藩镇割据,唐王朝出现日薄西山的衰败景象,“今日山川对垂泪”(李益《上汝州郡楼》),不单因怀古而兴,其中亦应有几分伤时之情。

后四句由抚今追昔,转入归思。其前后过渡脉络,为金圣叹所拈出:“当时何等汉魏,已剩流水夕阳,人生世间,大抵如斯,迟迟不归我为何事耶?”“事去千年犹恨速”一句挽结前两句,一弹指间,已成古今,站在历史高度看,千年也是短暂的,然而就个人而言,则又不然,应是“愁来一日即为长”。“千年犹速”、“一日为长”似乎矛盾,却又统一于人的心理感觉,此联因而成为精警名言。北宋词人贺铸名作《小梅花》末云:“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就将其隐括入词。至此,倦游思归之意已水到渠成。“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非春已可伤,何况春至。无怪乎满目风烟,俱是归思。盖“人见是春色,我见是风烟,即俗言不知天好天暗也。唐人思归诗甚多,乃更无急于此者”(金圣叹语)。

李益 (唐代诗人)

李益(约750年—约830年),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唐代诗人。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

唐代名妓霍小玉的前男友李益到底才华几何?

说实话,李益的名气在唐代诗人里面不算鼎鼎有名的,虽然他也有不少好诗,所以乍一说他的名字你可能会有点懵。

但如果跟你说霍小玉,你多半会有印象。对,就是唐传奇小说《霍小玉传》里的女主。这个李益,就是故事里的男主。这是个讲述他们之间爱情悲剧的故事。要介绍李益这人,真心不能绕开他们的故事。

霍小玉是个靓丽动人、精通诗文、善于歌舞、只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奉献歌舞只是为了与母亲谋个生存,以后还是想遇到一个好人家嫁了。

李益遇到霍小玉的时候正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刚刚中了状元,呆在长安等着朝廷封官,闲得蛋疼,便四处寻访名妓找刺激。这两人一相遇,真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李益也干脆住在了霍小玉处过起了小两口的生活。

恋爱一年以后,李益被升为郑县主薄,他要先回老家洛阳省亲,然后去赴任,等都安排好后再回来娶小玉。

其实霍小玉觉得他一朝发达,和自己地位只会越发悬殊,所以也没想着要他娶自己,便主动与李益定下八年之约:“妾始年十八,君才二十二,迨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一生欢爱,愿毕此期。”意思是说,在你三十岁娶妻立室之前,我们还有八年可以相爱,我只要求你给我这八年的爱情,然后我这一生也就满足了。但是李益很坚定地说,你这个傻瓜,我能那样吗?我对天发誓,“明春三月,迎娶佳人,郑县团聚,永不分离”。

但是这一别就从此萧郎是路人。李益回乡后,父母给他定了门与官宦之家的女儿的亲事。李益一盘算,和官宦攀上关系,对以后的仕途可是有帮助的啊,于是欣然同意,什么八年之约,见鬼去!

傻姑娘霍小玉在京城望穿秋水等了一年才知道这个消息,从此悲愤交加,一病不起,最后相思成疾而死。她在临死前,许下毒誓:“我死了以后,一定变成厉鬼,让你妻妾,终日不得安宁!”

在当时,李益负心霍小玉的事情已经在社会上传开了。人们都很同情小玉这个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女子最后却落得如此悲惨结局,纷纷谴责李益的薄情寡义。蒋防的《霍小玉传》出来的时候,李益仍然在世。所以虽然后来李益官至礼部尚书,但他这一生都有心理阴影,时刻觉得小玉在报应他,所以他对妻妾总是疑神疑鬼,百般虐待再到休妻,娶妻三次皆如此。

虽然写到这快被李益恶心坏了,可是心中却有个疑问,像他这种软骨男,霍小玉到底看中他什么呢?其实李益在当时就有陇西诗人的美称,相遇之前小玉就知道他的诗名。哦,原来是拼才华。好啊,那就看看他到底有哪些名诗名句!

1、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2、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3、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喜见外弟又言别》

安史之乱后咱们一别就是十年,如今一朝相逢,表弟你都已经长大成人了。

刚一遇见时问到姓氏就很意外,说出名字时又想起了你以前的样子。

可是明天我们又要分离了。明天你就要去巴陵,这一别,不知你我又要相隔几重山喽!

李益与表弟久别重遇又匆匆分别,通过表现人们在战乱中的聚散分离,从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现实,这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

是哪里有人吹起了芦笛,幽怨的笛声勾起了戍边将士们的乡愁,一整夜都久久凝视着故乡的方向。

李益的边塞诗比较出名,而这一首就是反映边塞的生活情景。在秋意袭人的夜晚,登上城楼,看那烽火台前的沙漠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寒凉如霜。在这样空旷孤寂的塞外,凄凉的笛声更加深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李益的这首诗有画面感,有音乐声,有浓情愁绪,非常的感人与完美。此诗成为七言绝句中的名篇,后来还被谱成弦管,被天下人传唱。

《夜上受降城闻笛》

同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曲》

奉劝那些行人,没事不要登上长堤望风景,那杨花在春风中漫天飘舞的情景,真的是会让你倍添惆怅之情的。

唐朝人把隋炀帝挖的通济渠段称之为汴河。汴水旁边的隋炀帝行宫已成为断壁残垣,只有春色常在,前朝往事已成云烟消散,就像那随风飘荡的杨花一样,你说,此情此景,怎不让人怀古惆怅呢?

《汴河曲》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咸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6、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写情》

从此以后再也无心网络图片期盼那良辰美景,管他明月何时下西楼。

这是一首失恋诗。躺在竹席上心情不能平静,为什么呢?本来说好的期待已久的情人约会今晚告吹了。心意阑珊,再没心思去欣赏什么美景,也不在乎夜晚时间的流逝了。

诗人写给哪位情人已无从考究,但是将失恋从期待、希望到失望、灰心、绝望的心情表现得微妙含蓄而又传神,手法确实别具一格。所以这一首诗也历来为人们传诵。

《写情》

冰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7、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江南曲》

早知潮水这么有信用,准时地来准时地去,我还不如嫁给那会游泳的男人呢。

这是一位商人妇在埋怨自己的丈夫。自从嫁给了瞿塘的商人,他每次都耽误了约定回来的时候,还不如那潮水有信用,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嫁给那些弄潮的男儿。

这是一首乐府诗,以民歌的形式来表现闺怨题材。语言平白、率直,很生活化,最后这一句突然一转,埋怨之后又有娇嗔之意,让人感到情感非常真切。难怪这一句也成为千古名句,影响至今。

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不能否认,李益的才华确实是有的,所以才会创作出这些流传后世的名篇诗句。只不过在感情上,才华和颜值一样,都抵不过人品与真爱靠谱啊。

微信公众号:可闻桃杏香(kewentxx)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8/11110.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