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村上春树《神的孩子全跳舞》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神的孩子全跳舞》中的六个短篇全都由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完成,它们各自独立,同时又由“地震之后”这个大背景联系在一起。

村上春树《神的孩子全跳舞》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亦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

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引起"村上现象”。2017年2月24日,长篇小说《骑士团长杀人事件》由日本新潮社出版。

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

村上春树尽管骨子里是日本式的,但其视角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化了的。他往往用非日本的视角来审视、把握、感受日本社会的一切,用一种非日本的语言来诘问日本的当代话语。举个简单例子,小说主人公看的哲学书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文学作品是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托马斯·曼的《魔山》、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听的音乐自然清一色是西方的;就连在医院看护奄奄一息的病人讲的都是古希腊悲剧里的人物。

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的一体化。村上小说中经常出现类似寓言、神话等离奇荒诞的情节,如《寻羊冒险记》、《舞!舞!舞!》中的鼠和羊男,《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的“世界尽头”,《奇鸟行状录》中的zos房间等一系列情节等。

村上是通过使现实世界虚无化、使虚无世界现实化来讲人事物的本质的,他借此重新构筑现实世界,却又强调新的世界的虚无化本质,并在这一基础上把握存在的本质,把握自己意识的根。在村上那里,任何世界都归结为意识,而意识的根即是意识自己。

获奖记录

文学类

2015  安徒生文学奖(获奖)

2011  西班牙卡塔龙尼亚国际奖(获奖)

2009  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

2009  第64届 每日出版文化奖 《1Q84》(获奖)

2007  朝日奖(获奖)

2007  第一届 日本早稻田大学坪内逍遥大奖(获奖)

2007  桐山环太平洋图书奖   《盲柳睡女》(获奖)

2006  捷克法兰兹卡夫卡奖   《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获奖)

2006  World Fantasy Awards 《海边的卡夫卡》 (获奖)

1999  桑原武夫学艺奖   《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获奖)

1996  读卖文学奖    《奇鸟行状录》(获奖)

1985  谷崎润一郎奖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获奖)

1982  野间文艺新人奖  《寻羊冒险记》(获奖)

1979  群像新人文学奖 芥川奖候补 《且听风吟》(提名)

1980  芥川奖候补     《1973年的弹子球》(提名) 

《神的孩子全跳舞》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创作的短篇小说集,2000年首次出版。该小说集是村上春树的第一本连载短篇集,内容共有六篇,其中五个短篇为在《新潮》连载的《在地震之后》系列1-5,以及小说《蜂蜜饼》。该小说集以阪神大地震为中心创作而成,每篇故事都围绕着阪神大地震及“大地震后的世界”展开。全书以第三人称写成,每篇的人物与舞台都不连贯。这六篇作品的共同点是,其故事发生的时间点都是在阪神大地震到“东京地铁毒气事件”之间。

《神的孩子全跳舞》中的六个短篇全都由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完成,它们各自独立,同时又由“地震之后”这个大背景联系在一起。村上春树展现了不同个体在地震这个突发性灾难面前所受到的心灵冲击。在这部小说集中,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六个看似无关的故事形成一个“地震之后”普通人生活的全景图,把“他”和“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让读者思考地震究竟对每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这可能要比直接去描写地震受难者和抗震救灾的场面更具普遍性。因为如果选择去描写地震的直接受害者,读者可能会站在我是幸运者的角度去看待地震。村上选择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描述非地震受害者的人生变化,这是一种新的地震灾难的讲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更具普遍性,更能引发每一个个体对自我、对人生的反思。

目录

UFO飞落钏路    

有熨斗的风景    

神的孩子全跳舞    

泰国之旅    

青蛙君救东京    

蜂蜜饼

看到有人提到村上春树的《神的孩子全跳舞》这部短篇小说集,写的都是95年神户大地震后不久的事,各自独立成篇。于是找来看。在扉页上写下“购于汶川地震后”的字样。头脑里一直盘旋着“四川”,竟将“川”字写成了四竖…… 

第一篇《UFO飞落钏路》讲的是神户地震后,小村的妻子在看了多日的地震报导后突然离开了他,还留了一张字条,说和他一起生活,就好像同一团空气在一起。没有实质性内容。 

也许这就像这些天来我们这些“幸存者”的感受一样:电视上无尽的废墟与伤亡,巨大的刺激与震撼,除了带给我们巨大的悲痛以外,也将人们心灵深处的伤痕剥露,也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去珍惜生命中的一切,去梳理埋藏了的心结。《中国新闻周刊》中说,我们13亿人民都是幸存者。朋友说,这样的说法让他很感动,这样才真正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在这场地震中不是旁观者。小村的妻子应是早就感受到对于目前生活状况的不满,或许那场地震让她感到了生命的脆弱,不知何时便会失去,因此要从当下开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所以,她离开了丈夫和熟悉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更向往的人生。 

后来小村帮朋友捎一个木盒到北海道。小村不知晓木盒里装的是什么,只是带给了佐佐木和岛尾两个女孩。岛尾在旅店里对小村说的:“因为你的实质性内容装在了盒子里。你浑然不觉地把它带来这里亲手交给了佐佐木,所以你的实质性内容再也回不来了。” 小村听到猛然一惊,这句话带来了震耳欲聋的安静。岛尾道歉,表示自己是和他开玩笑。可是那样的震惊,却让小村,还有我,都切实感受到,自己对自己的“实质性内容”原来那样的重视。可是,平日里,也许在不经意间,却让它一点点消失了。小村的妻子对“实质性内容”有着主动的追求,而小村则被动地在误以为自己的“实质性内容”被骗取时感受到了它对于自己的重要。 

究竟什么是一个人的实质性内容?于我而言,它区别于自己作为“人”的形式,是由自己的个性、经验、热爱和意愿等所带来的主动的所思所行。它使一个人并不同于机械奴隶,也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个体的部分。回答它或许可以首先回答,自己对自己的生命有着怎样的期许呢?

经典语句摘录:

1.未知生,焉知死。生活痛苦需要什么来平衡?

2.我,是个空壳啊。”“真的空壳一个,彻头彻尾空无一物。”

3.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会崩毁。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

4.善也蹲在投球踏板上,委身于时间的水流。远处传来救护车低微的呼啸。阵风吹来,草叶起舞,低吟浅唱,倏尔止息。

5.活着的时候多少有所差异,死了都一样,都是被扔掉的肉壳。

6.我很想把手轻轻搭在身旁那个抽抽嗒嗒的小女孩肩头,但那样无疑会吓她一跳。我的手恐怕一个人都救不了,就像她无法使灰色毡帽的圆檐恢复如初一样。

7.今世的人生不过是稍纵即逝的苦梦,我由于神的引导总算熬到现在。

8.就连草坪上揉成一团扔着的巧克力包装纸,在这七月王国里都如湖底的水晶一般自命不凡地闪烁其辉。温情脉脉的不透明的光之花粉以腼腆的情态缓缓飘向地面。

9.即使跑得再远,也逃不出自己本身。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haoshutuijian/zhongdiantuijian/201906/7041.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