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余秋雨《北大授课》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北大授课》一部课堂实录,初版后竟然立即畅销海峡两岸,成为马英九先生巡视台北书市时的首购之书,而参加课程的各位学生,全都成为社会各界竞相招聘的对象——这就是本书创造的奇迹。文化史家潘之刚教授说:“此为平生所见最有高度、最有裁断,又最有趣味的中国文化史。环顾身旁,从中学生到老学者都爱不释手。”

余秋雨《北大授课》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中国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青歌赛评委。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1962年毕业于培进中学,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文化大革命”期间,余秋雨的父亲被同事诬陷错划为“右派”,叔父遭到红卫兵及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而含冤自尽。1969年—1971年,余秋雨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即下放五七干校)。1975年—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2011年被授予甘肃联合大学荣誉教授。2010年起担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与其他一些所谓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秋雨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余秋雨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引起读者反思、追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已渗透了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良知,这点也许是最重要的。

余秋雨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余秋雨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余秋雨娴熟地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还采用了小说笔法、戏剧的笔法、镜头特写等多种手法,这对于烘托主题,使文章内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

《北大授课》一部课堂实录,初版后竟然立即畅销海峡两岸,成为马英九先生巡视台北书市时的首购之书,而参加课程的各位学生,全都成为社会各界竞相招聘的对象——这就是本书创造的奇迹。文化史家潘之刚教授说:“此为平生所见最有高度、最有裁断,又最有趣味的中国文化史。环顾身旁,从中学生到老学者都爱不释手。”

全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北大学生、台大学生与余秋雨先生之间迅如雷电的“闪问”、“闪答”,涉及当代社会大量艰涩的话题。一来 一往之间,干脆、痛快、幽默,充满阅读愉悦。后半部分,则为扎实的四十七堂文化史课程,书中保留课堂讨论的形式,将师生之间对中华文化的思考与对话原貌呈现,既可聆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脉,亦能在不同思维方式的精彩碰撞中感受中华文化绵延新生的魅力。

这是一场回溯中华文化的激荡之旅,也是一场诚挚有趣的智慧对谈。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自序中所说,文化可以滋润生命,生命也可以滋润文化。中华文化的前途,就看有多少年轻而又美好的生命来滋润它。

目录编辑

参与课程的北大学生(部分) 001

参与对话的台大学生(部分) 005

第一部分 闪问

北大的闪问 002

巨人的性格和脾气 002

可疑的“精神价值” 004

“枯燥文本”和“戏谑文本” 010

语言能力训练班 013

文化的定义 015

评判社会言论 021

“掏糨糊” 027

台大的闪问 033

两岸文化 033

一些误解 039

文化走向 042

一句话问题 044

第二部分 课程

第一课 童年的歌声 050

第二课 文明的咒语 054

第三课 那里没有路标 058

第四课 文明的胎记 062

第五课 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 067

第六课 人类文明的早期分工 074

第七课 世界性的老子 079

第八课 让我解释几句 085

第九课 寻找真实的孔子 093

第十课 一路冷遇成就的伟大 102

第十一课 黄昏晚风萧瑟 108

第十二课 君子的修身与治国 114

第十三课 关于下一项记忆的争论 120

第十四课 一个让我们惭愧的名字 126

第十五课 中国会不会因他而走另一条路 133

第十六课 诸子百家中文学品质最高的人 140

第十七课 一个难解的世界奇迹 147

第十八课 长江推举他出场 155

第十九课 生活在别处 159

第二十课 何为诗人 166

第二十一课 《二十四史》的起点 170

第二十二课 汉武帝的大地遇到了司马迁的目光 176

第二十三课 《史记》的叙事魅力 182

第二十四课 失落了的文笔 186

第二十五课 混乱和美丽同在 192

第二十六课 如果换了文学眼光,三国地图就完全改变了 197

第二十七课 中国历史上最奇特的一群文人 204

第二十八课 一座默默无声的高峰 212

第二十九课 光耀千古的三百二十四个字 218

第三十课 第一个知名画家 223

第三十一课 因谦恭而参与伟大 227

第三十二课 凉州风范 231

第三十三课 中华文化为什么会接纳佛教 234

第三十四课 文明的制高点 239

第三十五课 盛唐是一种心态 245

第三十六课 诗人排序 251

第三十七课 顶峰对弈 255

第三十八课 没有人救他们 258

第三十九课 多记一个名字 261

第四十课 夕阳下的诗意 266

第四十一课 精雅大汇集 273

第四十二课 一群疲惫的文学大师 279

第四十三课 九十年的尘埃 285

第四十四课 文化专制下的沉闷 291

第四十五课 五百年斯文所寄 297

第四十六课 远方的目光 304

第四十七课 太不容易了 309

告别 315

四十八堂文化课,唤起中华民族的青春记忆

这本书,是余秋雨心中仅有的中华文化史定本。

余秋雨曾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一门“中华文化史”课程。与大学规范化的文化史课程不同,这门课只探讨一个问题:一个现代人,应该对漫长的中华文化史保持多少记忆?课程一经整理出版,立即轰动海峡两岸。文化史家潘之刚教授说:“此为平生所见最有高度、最有裁断,又最有趣味的中国文化史。环顾身旁,从中学生到老学者都爱不释手。”

本书中保留了课堂讨论的形式,将师生之间对中华文化的思考与对话原貌呈现,既可聆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脉,亦能在不同思维方式的精彩碰撞中感受中华文化绵延新生的魅力。主体部分之前,则收录了北京大学学生、台湾大学学生与余秋雨先生之间迅如雷电的“闪问”、“闪答”,被评论家誉为“高速运动状态下撞击出来的文化哲学”。

经典语句摘录:

1.面对诬陷,不要反驳,不要申诉。不要企图与诬陷者对话,不要企图让旁观者怜悯。没有阴影的高楼,一定还未曾建造;没有藤缠的大树,一定还气节未到。

2.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

3.“成功”这个伪坐标的最大祸害,是把人生看成“输赢战场”,并把“打败他人”当做求生的唯一通道。因此,他们经过的地方,迟早会变成损人不利己的精神荒路。

4.美,不是外在的点缀,而是人性、人情、热的精选形式。在社会上,政治和经济是在争取生命的强大和自尊,而美,则在争取生命的品质和等级。

5.天下最让我生气的事,是拿着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活错了。

6.文化可以滋润生命,生命也可以滋润文化。中华文化的前途,就看有多少年轻而又美好的生命来滋润它。

7.“成功”的正常含义,是完成了一件让大家高兴的好事,但现在民间追求的“成功”,却把大家当做了对手,争夺只属于自己的利益。 

“成功”这个伪坐标的最大祸害,是把人生看成“输赢战场”,并把“打败他人”当作求胜的唯一通道。因此,他们经过的地方,迟早会变成损人利己的精神荒路。

8.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haoshutuijian/zhongdiantuijian/201906/6889.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