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余秋雨《行者无疆》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行者无疆》为余秋雨的游记随笔,记录了作者在欧洲26个国家96个城市旅程中的全部感受。它是一部考察西方文明的随笔集。

余秋雨《行者无疆》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中国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青歌赛评委。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1962年毕业于培进中学,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文化大革命”期间,余秋雨的父亲被同事诬陷错划为“右派”,叔父遭到红卫兵及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而含冤自尽。1969年—1971年,余秋雨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即下放五七干校)。1975年—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2011年被授予甘肃联合大学荣誉教授。2010年起担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与其他一些所谓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秋雨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余秋雨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引起读者反思、追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已渗透了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良知,这点也许是最重要的。

余秋雨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余秋雨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余秋雨娴熟地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还采用了小说笔法、戏剧的笔法、镜头特写等多种手法,这对于烘托主题,使文章内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

《行者无疆》为余秋雨的游记随笔,记录了作者在欧洲26个国家96个城市旅程中的全部感受。它是一部考察西方文明的随笔集。书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余秋雨感叹,“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余秋雨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行者无疆》此书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笔触比《文化苦旅》更悠闲、比《山居笔记》更开阔、比《千年一叹》更从容。

作为凤凰卫视欧洲之旅的嘉宾主持,从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余秋雨走过了26个国家,96个城市。《行者无疆》记录了这一不同凡响旅程的全部感受。15年来,余秋雨开始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作为考察中华文明的记录,以《千年一叹》作为考察伊斯兰文明的记录,以《行者无疆》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至此,意味着余秋雨对曾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整体影响的三大文明关注的完满。《行者无疆》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

目录

自序

第一卷 南欧 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南方的毁灭

罗马假日

兴亡象牙白

点燃亚平宁

寻常威尼斯

稀释但丁

城市的符咒

大师与小人

围啄的鸡群

流浪的本义

只因它特别忠厚

小巷老门

死前细妆

古老的窄街

贝壳未碎

我的窗下

他们的麻烦

古本江先生

第二卷 中欧 森林,山丘,古堡,历史常常在这里隐蔽。

仁者乐山

悬崖上的废弃

醉意秘藏

布拉格不后悔

黄铜的幽默

追询德国

墓地荒荒

黑白照片

空空的书架

落伍的疯狂

致命的象征

有口难辩

盔甲里的善良

谁能辨认

庞大的无聊

学生监狱

远去的教授

盈缩空间

跳荡联想

教皇的卫士

闹市草莽

突破的一年

另一种贫宫

希隆的囚徒

手表的劝告

闲话旅游

第三卷 西欧 热闹,精致,张扬,历史常常在这里转折。

河畔聚会

悬念落地

法国胃口

马赛鱼汤

远年琥珀

诺曼底血缘

扼守秋天

庄园里的首相和公爵

牛津童话

奇怪的日子

两方茶语

请回乔伊斯

木石是非

都市逻辑

与平庸一起栖宿

那个巨人

蓝旗和孩子

海牙的老人

自己的真相

荷兰水

玲珑小国

第四卷 北欧 苍凉,寂寞,执着,历史常常在这里凝冻。

北欧童话

漫漫长夜

瑞典小记

两难的实验

砰然关门

历史的诚实

恬然隐者

生命的理由

拍雪进屋

议会-阿尔庭

尼雅尔萨迹

地球的裂缝

北极印痕

大雪小村

结语

后记

这个名字本身起得很有气魄,然而其背后给我的一种感觉是,余秋雨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都不容易再产生更有价值的作品了。

仿佛一个文化考察在实践中伸发的终结,正如作者在序中所阐释的,象牙塔虽高雅精致却是一种自我囚禁,只有亲历的脚步才能把书斋里嶙峋的悬疑铲平。话是不错的,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便利的文化条件,华夏的沃野千里,文明古国的崎岖坎途,加之此次遍访西欧,即使对于专业从事旅行的人来说,毕其一生也已经足够了,何况他还要一路思考,并将宝贵的思维成果付诸文字。时代能够诞生这样一位卓绝的人文教授,当属幸事。

成熟的人生历练,使得余秋雨先生在分析很多复杂命题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较有开拓性,不自恃,不依赖,总需要根据自身的评判准则来选择切入角度,无谓绝对的是非。而面对高度发达的西欧社会时,物质文明的力量反而变得并不重要,在很多存留历史气息的遗迹面前,他的思考更多是伫立在一个中华民族的基点上,可以说,整个华夏文明史的沉重积淀为他铺陈基座,定然使得这种思考具有沉郁而奋勃人心的力量。

经典语句摘录:

1.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

2..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3.就人生而言,也应该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

4.空虚的傲然傲然到了天际,枉然的雄伟雄伟到了永远。

5.空虚的傲然傲然到了天际,枉然的雄伟雄伟到了永远。

6.熟悉也有毛病,容易失落初见时惊艳的兴奋,忘却粗线条的整体魅力,目光由仰视变为平视,很难说是把握得更牢了,还是松弛了把握。这就像我们交朋友,过于熟悉就变成寻常沟通,有时突然见到他翩然登台或宏著面世,才觉得要刮目相看。

7.历史是坎坷,历史是幽暗,历史是旋转的恐怖,历史是秘藏的奢侈,历史是大雨中的泥泞,历史是悬崖上的废弃。

8.伟大见胜于空间,是气势;伟大见胜于时间,是韵味。古罗马除气势外还有足够的韵味,使它的气势也沁水笼雾,千年不燥。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haoshutuijian/zhongdiantuijian/201906/6864.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