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白先勇:中国文化很浓的地方,那就是我的根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本站小编

先生文笔出奇得细腻动人,能讲生活琐事写得如昆曲般撩动心弦。尤善于描写过往的繁华盛景与今夕的沧桑落魄。被誉为是“在悲剧上洒着金粉”的独特味道。

谈起中国的当代文学,你是绕不过白先勇先生的。

先生文笔出奇得细腻动人,能讲生活琐事写得如昆曲般撩动心弦。尤善于描写过往的繁华盛景与今夕的沧桑落魄。被誉为是“在悲剧上洒着金粉”的独特味道。

他是半个中国文化圈都鼎力推崇的大家,受到章诒和、余秋雨、林青霞、许知远、曹可凡、叶嘉莹等一致推崇,他的作品是林青霞、蔡康永的枕边书,三毛称其是自己一生的导师。

夏志清教授曾评价说,白先勇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五四以来,艺术成就上能与他匹敌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五六人而已”。

许知远在《十三邀》更称他是“二十世纪不多的几个可以被称之为天才的作家”。

如果你肯去豆瓣看一看,根本找不到先生有8分以下的作品。其中好评最高的,便是他年轻时《台北人》《寂寞的十七岁》《孽子》《纽约客》,更有他的新书《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五本书,几乎写尽了先生的一生。

奼紫嫣红开遍 白先勇

1937年 出生广西桂林,童年在桂林、南京、上海度过。

1952年 自香港移居台湾,插班建国中学,随后就读成大水利系与台大外文系。

1960年 大三,与同学王文兴、李欧梵等人办《现代文学》杂志。

1963年 赴美国爱荷华大学修习文学理论和创作研究。

1965年 任教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同年陆续发表《台北人》系列,1994年退休。

1977年 于《现代文学》连载《孽子》。

2003年 制作青春版昆曲《牡丹亭》。

2015年 马英九颁赠二等景星勋章。

2019年 出版《八千里路云和月》回顾人生。

练习孤独《寂寞的十七岁》

白先勇出生于1937年,是白崇禧将军之子,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九。在他出生那一年,七七事变刚刚爆发,白崇禧一家从广西搬来重庆。将军顾不及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就匆匆赶赴抗战前线。

这似乎预示了少年白先勇敏感而孤独的性格。

白先勇7岁时,不甚传染了肺结核。在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下,人人谈痨色变。为了避免传染,整整四年时间,白先勇都是在被隔离的日子里度过的。

“我一个人住半山的房子,保母跟着,有自己的小厨房,吃饭一个人。父母亲偶尔来看我,但和哥哥姐姐不在一起,觉得被打入冷宫,失去童年,从此个性就变了。”

本来的敏感心性,隔离四年后,更变得伤春悲秋。独居的孩子听见灯火辉煌处有热闹的笑声,掉下泪来。

他的童年里,就只有回忆在广西老家的快乐时光,盼着等父亲归来,和脑海里一碗桂林米粉的滋味。

幸好,家中有一个叫老央的老伙夫见多识广,总能用三言两语把极平凡的故事讲得妙趣横生。白先勇就常常搬个板凳去厨房里听老央讲故事。

这些故事,成为他孤独日子里最大的安慰。

七七抗战第九周年纪念日,全家在南京团聚合影。

姹紫嫣红《台北人》

除了疾病,白先勇年少时的孤独心境,更多也来自于父辈的命运遭际。他的童年除了桂林山水,更多的是终日奔波。

白先生成长于官宦之家,父亲是国共共同尊敬的“抗日英豪”,一生功勋彪炳,曾领百万雄师,南征北战,几度出生入死,是抗日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母亲马佩璋是名绅富贾之女,是曾经带领全家穿越枪林弹雨的勇敢女性。

先生的童年里,那些身世显赫的历史人物、名门望族,也不过只是隔壁的长辈。他亲历了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他们如何一步步走向壮烈,走向历史长河,最终走向遗忘。

他用笔墨在延续着传统文化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说,“我写作,是因为我想用文字来表现人类心中一种无言的痛楚。”

白先勇长年台北、加州来来去去,说文化就是他的家。

颠沛流离《纽约客》

少年白先勇却跟着全家又踏上了开往香港的轮船,后又定居台湾地区,而后又赴美读书。

与父亲在机场分离的这一天,一向坚毅的白崇禧竟哭得一塌糊涂。因为他的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也许他预感到,这次父子一别,恐怕是很难再相见了。

果不其然,4年之后,没等白先勇归来,白崇禧就去世了。白崇禧征战沙场半生,晚年却过得并不平静。医生研判,是冠状动脉梗塞。

当时的白先勇在美国加州,噩耗是由三哥先诚从纽约打电话来通知的。当晚整夜未眠,在黑暗的客厅中坐到天明。他的世界像是轰然倒塌了。

“父亲的辞世,我最深的感触,不仅是他个人的亡故,而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跟着父亲一齐消逝的,是他身上承载着的沉重而又沉痛之历史记忆:辛亥革命、北伐、抗日……我感到一阵坠入深渊的失落,像父亲那样钢铁坚实的生命,以及他那个大起大落、轰轰烈烈的时代,转瞬间,竟也烟消云散成为过去。”

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常常说,“父亲教给我锲而不舍的毅力,母亲带给我与人相处时的温暖和拥抱。成长过程中总想挣脱,但时间到了就发现,那些又都回来了。”

继父母的历史,乡愁于白先勇而言像是再饮不尽。再想起一碗米粉,一次广西风光,都仿佛是梦境一般,他的故乡情结越结越深。

到美国后,白先勇继续开始自己的创作,此时的他无拘无束,灵感大发,相继创作出了《台北人》《孽子》《纽约客》等著名小说,其中《台北人》被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第七位,而《孽子》则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了荧屏。

1963年,白先勇赴美读书,父亲至松山机场送行,此为父子最后一次合影,他戴墨镜是因怕眼睛哭肿了不好看。

一刻即永恒《孽子》

白先生的笔下,17岁男孩是寂寞的,但17岁的小说家,在最好的时光遇见最好的人。1954年夏天,他上课迟到,抢着上楼梯,撞上了一个也快迟到的男孩,那是隔壁班的同学王国祥。

38年的故事说不尽。先生少年时梦想到长江三峡筑水坝,申请保送成大水利系,王国祥也跟着去考成大电机。他发现自己兴趣不合,重考台大外文系,王国祥也转学台大物理系,他办《现代文学》,种种快乐牢骚,王国祥都是第一个听众,二人更是一前一后赴美。

感情路上,谁不希望有人可以作伴呢?王国祥晚年病况沉重,先生遍捧着厚厚病历,遍寻名医。1992年夏天在加护病房握着王国祥的手,陪他走完人生最后的路。

先生用饱含情感的笔重重写下,“我与王国祥相知数十载,彼此守望相助,患难与共,人生道上的风风雨雨,由于二人同心协力,总能抵御过去,可是最后与病魔死神一搏,我们全力以赴,却一败涂地。”

先生的长篇《孽子》更有精彩描写:

“互相惟一可以依赖得,只有彼此得一颗心;而人心惟危,瞬息万变,一辈子长相斯守,要经过多大的考验及修为,才能参成正果。阿青,也许天长地久可以做如此解,你一生中只要有那么一刻,你全心投入去爱过一个人,那一刻也就是永恒。你一生中有那么一段路,有一个人与你互相扶持,共御风雨,那么那一段也就胜过终生了。”

“有的孩子因为感情上受了伤,变得愤世嫉俗,玩世不恭起来,他们不尊重自己的感情,当然也就不会尊重别人的。最后他们伤人伤己,心灵变得枯竭早衰,把宝贵的青春任意挥霍掉。阿青,我希望你不会变得如此,即使你的感情受到挫折。你不要忘了,只要你动过心,爱过别人,你的人生就更深厚了一层,丰富了一层。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恋,而是没能真正爱过一个人。”

四十不惑,他写了《孽子》,记录了台北一个同性恋群落的欢乐和悲伤,震惊文坛,在扉页上,他淡淡写下:“写给那一群, 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 独自彷徨街头, 无所依归的孩子们。”

白先勇最新散文集《八千里路云和月》,记述其父母亲,以及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

温情坦荡《八千里路云和月》

2000年,白先勇先生经历了一场心肌梗塞,“我家里后花园有一盆茶花,种子从云南来的,叫做佛茶,花跟莲花一样大,花是1998年种的,过一两年,飙起来了,泥土不够了。那年夏天,我午觉醒来,看车房有一袋泥,想到要加土,把泥土一搬,哎,发作了,心紧得不得了,躺下来,没事了,去看急诊,我父亲心肌梗塞走的嘛,医生见状转诊心脏科,做心血管检查,左冠状动脉,阻塞99%,只得紧急开刀,命悬一线吶。发病前的1个月我去京都33间堂,里面供着800尊观音,我本来对观音就很亲,我上香,忍不住掉泪,那种掉泪就是一种受了菩萨的护佑,后来想想菩萨留我在世上,可能还要我做什么事吧。”

先生在《八千里路云和月》中这样母亲,“人世间的一切,她热烈拥抱,死亡,她是极不甘愿,并且十分不屑的。”而他的这点大概更是随了母亲,热爱生活,不屑死亡,悲悯通透。

白先勇一生坦荡,将一副柔情付这断壁残垣,又用这柔情浇灌出一生的姹紫嫣红。他对文学,对戏曲,对人生中可念不可追的爱情和过往,莫不如此。

毕竟,“乡愁是永远填不满的啊。”

白先勇20年前开始练气功,步履还像年轻人一样轻快。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wenhua/dushu/202001/28248.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